交警提示:6-15年私家车年审别漏项,两项没做将受处罚!
作者:熙橙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5 22:26:59 阅读量:0

交警提示:6-15年私家车年审别漏项,两项没做将受处罚!

随着2025年机动车年检新规落地,年审流程进一步简化,但核心合规要求并未放松。交管部门特别提醒,6-15年私家车作为年审高频群体,需重点关注两项关键事项——未处理完毕违章记录和交强险不在有效期内,若未完成这两项前置要求,不仅无法通过年审,还将面临罚款扣分的行政处罚。新规优化的是办理流程,而非放松合规标准,车主需准确把握政策细节,避免因疏忽影响用车。

根据《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规范》明确要求,私家车年审需先满足“违法清零”和“保险有效”两大前提,这也是交警部门重点核查的核心项目。从处罚标准来看,未按规定参加年审的车辆上路行驶,将被处以200元罚款并记3分,若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可依法拒绝理赔;而未处理违章或交强险过期仍强行年检的,检测站将直接驳回申请,同时面临相应处罚 。现实中,不少车主因忽视这两项基础要求,导致年检“卡壳”,既浪费时间成本,又面临处罚风险,此类案例在各检测站屡见不鲜。

6-15年私家车的年审周期已明确划定:6-10年车辆每2年上线检测1次(第6年、第10年),第8年无需上线但需申领电子检验标志;10-15年车辆每年上线检测1次,取消了此前15年以上“一年两检”的规定,统一执行每年一检政策 。新规虽减少了检测频次,但对车辆安全性能和环保标准的核查并未降低,反而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了“检测更精准、流程更高效”。车主需在年检到期前3个月内完成准备,避免逾期未检的违规风险。

交警提示:6-15年私家车年审别漏项,两项没做将受处罚!-1

对于“违章清零”要求,车主可通过“交管12123”APP实时查询车辆违章记录,在线完成罚款缴纳和扣分处理,全程无需跑腿。需注意的是,现场执法违章需在15日内处理完毕,非现场违章需在年检前全部清零,否则系统将判定车辆状态异常,无法进入年检流程 。部分车主存在“先年检再处理违章”的误区,实则违反了年审逻辑——只有车辆状态合规,才能进入安全技术检验环节,违章未处理本质是车辆“不符合上路条件”,自然无法通过年审。

交警提示:6-15年私家车年审别漏项,两项没做将受处罚!-2

交强险作为法定强制保险,是车辆上路的“安全底线”,也是年审的必备条件。车主需确保年检时交强险处于有效期内,若临近到期,需提前完成续保。2025年新规实施后,多数地区已实现交强险信息联网核查,无需车主手动上传凭证,但仍需确认续保信息已同步至交管系统 。若交强险过期,不仅无法通过年检,上路行驶本身就属于违法行为,将面临额外处罚,同时车辆一旦发生事故,所有损失需由车主自行承担,风险极高。

完成两项前置要求后,车主可通过“交管12123”APP预约年检时间,选择就近检测站并查看实时排队情况,预约成功后按指定时间前往,可大幅节省现场等待时间 。上线检测环节主要涵盖5大核心维度:外观检测(核查车辆是否违规改装、标识是否完整)、安全性能检测(制动、灯光、转向系统等)、尾气排放检测(污染物浓度需符合对应排放标准)、底盘检测(排查渗漏、部件松动等隐患)及电气设备检测(喇叭、雨刮器等功能正常) 。6-15年车辆因使用年限较长,需重点关注尾气排放和制动系统,提前做好保养维护,如更换三元催化器、清洗节气门积碳、检查刹车片厚度等,可显著提升年检通过率 。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新规全面推行电子检验标志,取消了纸质标贴,车主完成年检后,可在“交管12123”APP中查看、下载电子凭证,交警路面核查时出示即可,无需粘贴在挡风玻璃上 。但电子标贴的有效性建立在“完成年检、状态合规”的基础上,若未满足前置要求,即使申领了电子标贴,仍属于违规状态,需承担相应责任。

交警提示:6-15年私家车年审别漏项,两项没做将受处罚!-3

交警部门强调,年审的核心目的是排查车辆安全隐患,保障道路通行安全,6-15年车辆因零部件磨损、性能衰减等因素,更需通过专业检测及时发现问题。两项前置要求看似简单,实则是对车辆合规性的基础筛查——违章未处理说明车主漠视交通规则,交强险过期则意味着车辆缺乏基本风险保障,这两类车辆上路行驶,本身就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潜在隐患。

在此提醒广大车主,务必牢记年检时间节点,提前完成违章处理和交强险续保,按要求做好车辆保养维护。2025年新规已大幅简化年检流程,线上预约、联网核查等便利措施让年检更省心,车主只需遵守合规要求,即可顺利完成检测。切勿轻信“年检取消”“无需处理违章即可年检”等谣言,以免因违规面临处罚,影响正常用车。按时合规参加年检,既是遵守法律规定,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