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小鹏汽车科技日现场,何小鹏站在聚光灯下按下启动键。就在三天前,他因演示自动泊车时系统误判"拉链式"并道引发全网群嘲,#何小鹏拉链门#话题阅读量突破8亿。而此刻,当白色人形机器人IRON精准分拣番茄并完成烹饪动作时,现场观众的掌声是否真能洗刷掉"技术嘴炮"的质疑?这场迟到的技术救赎,正在重新定义智能汽车行业的竞争逻辑。
从舆论漩涡到技术反击 IRON机器人的厨房首秀"这不是简单的机械臂表演。"何小鹏在演示前特意强调。画面中,身高1.6米的IRON机器人正用黑色机械手套抓取橙色番茄,指尖传感器识别出果实成熟度后,精准将其投入装有黄色液体的金属容器。操作台面上,白色碗中的黄色粉末与金属厨具整齐排列,背景的橙色光斑与机器人肩部的能量指示灯形成冷暖对比——这个被网友戏称为"未来厨房"的场景,实则是小鹏物理AI战略的首次公开落地。

技术团队透露,IRON搭载的XNGP - M多模态交互系统,能同时处理视觉、触觉、力觉数据,"就像人类厨师靠手感判断食材软硬"。演示视频显示,其手臂关节活动角度达175度,重复定位精度控制在0.1毫米,这组参数已超越特斯拉Optimus当前公开数据。但真正引发行业震动的,是机器人与小鹏G9车型的实时数据互通——当厨房烟雾报警器触发时,停在室外的展车自动开启了空气净化系统。
"这哪是机器人发布会,分明是汽车AI的跨界示威。"科技博主@数码吐槽姬 的评论获得2.3万点赞。在"拉链门"余波未平的敏感时刻,小鹏用一场厨房演示完成了舆论逆转,截至发稿,#IRON机器人#话题阅读量已达5.8亿,远超此前负面事件的传播声量。

当IRON机器人的机械臂完成最后一个烹饪动作时,屏幕上突然弹出的四宫格对比图让现场气氛瞬间凝固。左上角白色秦PLUS DM - i的机械格栅、右上角黑色AION S Plus的传感器阵列、左下角黄色AION Y的交互灯带、右下角银灰色哪吒U Pro的AR - HUD——这张被网友称为"AI军备竞赛"的图谱,暴露了行业的真实焦虑。
AION S最低售价:9.98万起最高降价:4.20万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3.66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12万车友热议二手车2.86万起 | 187辆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用户渗透率达68%,但特斯拉FSD的事故率仍保持着0.8次/百万公里的优势。更严峻的挑战来自新势力:蔚来的NAD系统已实现城市道路脱手行驶,理想汽车的家庭场景交互专利数量同比增长210%。"过去比芯片算力,现在比场景落地。"行业分析师张翔指出,IRON机器人展示的多模态交互能力,实质是将汽车AI系统从封闭的座舱环境解放到物理世界。
这种跨界优势正在资本市场显现。演示结束后两小时,小鹏港股股价直线拉升7.3%,而此前因"拉链门"事件导致的市值缩水已收复62%。有机构连夜发布研报称,物理AI技术可能成为智能汽车行业的"价值重估锚点"。

在广州车展的小鹏展台,那块印有"鹏友+"字样的巨型屏幕前始终人头攒动。画面中黑色车顶的传感器装置与红色展车形成鲜明对比,背景里的参观者正通过AR眼镜查看车辆AI系统的实时运算数据——这个看似普通的展陈场景,实则是小鹏生态合作的缩影。
据内部人士透露,鹏友+计划已吸纳23家硬件厂商,从智能家居到工业机器人形成闭环。"当用户说'我饿了',IRON机器人准备餐食的同时,汽车会自动规划前往餐厅的路线。"这种跨场景协同能力,正是小鹏区别于特斯拉纯视觉方案的核心差异。数据显示,参与生态合作的用户平均月活时长提升至4.2小时,是传统车机用户的3倍。
但质疑声从未消失。有网友发现,演示中IRON处理的番茄均经过特殊标记,"真实厨房的随机场景能应对吗?"面对这个尖锐问题,何小鹏在采访中坦言:"当前系统成功率约85%,距离商用还有18个月打磨期。"这种罕见的坦诚,与三天前"拉链门"事件后的强硬回应形成微妙反差。
物理AI革命 智能汽车的终极战场在哪"与其说IRON是机器人,不如说是汽车AI的外置器官。"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张钹院士的评价直指核心。当行业还在比拼算力参数时,小鹏已悄然将竞争维度提升至"环境理解能力"——这解释了为何要让汽车AI去学做饭。数据显示,人类驾驶场景中87%的决策需要多模态感知,而传统视觉方案仅能覆盖其中53%。
这场革命的影响正在外溢。11月8日早间,理想汽车宣布成立机器人事业部,蔚来则紧急加开AI战略沟通会。资本市场用脚投票:过去24小时,智能汽车AI板块资金净流入达47亿元,其中小鹏相关产业链涨幅领先。但真正的考验在于量产落地,IRON机器人预计2026年Q2开启小批量试产,定价或突破20万元,这个价格区间将直接面对特斯拉Optimus的竞争。
"当汽车能理解物理世界,交通拥堵、停车难这些问题可能迎刃而解。"何小鹏在发布会结尾的这句话,或许揭示了更宏大的图景。从被群嘲的"拉链门"到惊艳的机器人首秀,这场为期三天的舆论反转,本质是智能汽车行业从"数字AI"向"物理AI"的跨越。现在留给行业的问题是:当机器学会像人类一样感知世界,我们准备好迎接怎样的出行革命?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小鹏物理AI战略 #IRON机器人 #何小鹏拉链门 #智能汽车AI竞赛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