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这时候吧听说特斯拉在进博会上又整了个大活儿,那车叫Cybercab(图片),名字听着就挺厉害,不过真看到照片那刻很多人心里直打鼓。为啥呢?因为这车根本没方向盘,连刹车踏板都给去掉了,完全看智能芯片自己跑。在上海搞展示的时候好多观众围着瞧,议论声可多了,有的人说这车不得了,还有人嘀咕这要出事咋办。
这事儿说来也巧,就在第八届进博会上凑热闹的人可真是不少,特斯拉把新车和新出的第三代机器人摆一块儿,看那个意思是要搞个全自动的未来生活场景。反正现场人山人海的,有的说这是创新,有的直接气得不行,特别是那些开出租车的老司机们。有人拍着车门跟朋友讲:“你说以后咱们这些老骨头还能混啥呢,机器人都要抢饭碗啦。”
不过特斯拉的人倒是挺有信心,说这车2026年就能量产,到时候成本能压得比现在低不少。可问题这事儿光听人家车企自己说也不顶用啊,毕竟现在美国那边试运营的成本还是比传统车贵。有人算了算,光是充电这块儿省了人力维护费,但政府政策一变又能整出新麻烦。

说到这个车的技术,听说用了最新的芯片,反应比人快多了。导航、变道全是自动的,还能自己找地方无线充电,不用像以前那样插线折腾。不过最让人心慌的还是安全问题,要是路上出故障了找谁说理去?保险公司现在也没个标准理赔方案,难怪好多市民看到新闻直摇头:“这种车在路上跑万一撞了人,机器人能把责任扛起来吗?”
其实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特斯拉还搞了个大动作,要把那个机器人和无人驾驶车绑定,说是要搞个生态圈。机器人能帮着清洁车辆、处理事故啥的,听上去挺方便,可这么一整,富士康那些供货商压力可不小,得赶紧改生产线跟着特斯拉的脚步走。

要说这波操作的影响,可真是深远得很。网约车的兄弟们最先慌了神,有的琢磨着要不要学学新技能,有的倒是觉得正好该歇歇腿了。至于那些住在城市的年轻人,倒是盼星星盼月亮盼着这车早些上市,毕竟以后通勤能解放双手,坐车时还能刷视频办公,想想都觉得爽。
不过专家们也在担心,要是真到了全自动驾驶时代,多少人得转行,再培训的成本谁能扛得住?还有一些科学家嘀咕着,天天依赖系统会不会让人越来越没方向感,就像玩游戏久了连现实里走路都有点晕乎。

这场进博会上的风波,说白了就是技术狂奔和现实世界的碰撞。特斯拉瞅准了中国市场这块试验田,一边做本土化一边还想定国际规矩。别的国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欧洲这边管得严,北美又在猛砸研发,三块大蛋糕就那么掰着分。
要说最后的感受嘛,这事儿就像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好处坏处都有,但已经停不下来了。你看现在连小学生都能说出特斯拉的名字,更别说那些投资人和造车新势力,大家都盯着这个方向往前冲。也许过几年回头再看,会发现这个没方向盘的车,还真是撬动了太多太多改变呢。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