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技术永远绕不开的增程混动和能发动机直驱插混的争议,专业学术界对于增程唾弃鄙视的态度基本是一致的,串并联插混才是正道,然而商业并不是技术好坏说了算,传播能力,商业模式,用户需求取舍的影响都是很关键的。
增程能火起来,离不开新势力的推波助澜,新势力理想最早推出增程,其实在此之前很多车企都已经发布过增程车型,就像广汽在15面前第一代GMC1.0就是增程路线,为什么只有理想火起来了呢,其实说白了传统车企在产品和营销上是干不过新势力的,纯电车是是新势力的天下,舍得砸钱,大家认知里纯电都是新势力好,但是纯电车那时候有致命缺点续航焦虑,理想推出的增程刚好在一众新势力中鹤立鸡群,加上优秀的产品力和营销,一下子爆火。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搞技术更好的直驱插混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增程和直驱插混的区别,以四驱车型为例,下图是增城的动力架构,驱动车辆前后分别有一个电机,而发动机只是给发电机发电的,跟车轮不了解,不能直接驱动车辆。

增程四驱动力架构
然后再来看一下插混的架构,以最简单的P13架构为例,直驱插混跟增程的区别就是多了一个动力耦合器,发动机在控制条件下是可以直接连接饭车轮,可以直接驱动车辆。

直驱插混四驱动力架构
既然架构上直驱插混跟增程物理上区别这么小,那选择直驱插混更好的技术不是更好吗,理想,问界为什么只做了增程,而没做直驱插混?
物理结构的差异只是表面的,当发动机参与整车驱动的时候,就不只是一个耦合起的差距了,整车系统的匹配,能量管理,耦合机构控制,油耗排放,这些才是最麻烦的大头,这些都需要巨大的开发投入和周期,而且插混对于电池的性能要求是更高的,电池技术要求高,同样容量电池,插混比纯电的是要贵,这是插混直驱的技术代价。
新势力追求的是快速的产品迭代和投入回报比,纯电门槛是最低的,给足电池容量和动力性能,就一个电池车开发需要多大投入吗,电池和电机都可以直接买,组装就完了,为什么现在的新势力车都热衷于吹冰箱彩电大沙发,以及薛定谔的智驾功能,因为其他的动力那些实在没法吹呀,都是同质化的组装,只能吹吹参数。
增程在纯电上更近了一步,解决了续航焦虑问题,但是技术投入并不大,就背了一个发电机,虽然带了多余的重量和能耗,除了解决续航焦虑,其实其他带来的都是缺点。
直驱插混就不一样了,跟增程相比是完全跨了技术阶层的方案,可以通过减小电池,来平衡整车重量,也不会有续航焦虑,更主要的一个好处,插混直驱着重于解决能耗降低,你看比亚迪发布插混动不动都是油耗提升了多少进步,这就是它最大的优势。当我们不只是去看商业产品的成功与否,对于国家层面甚至全球来说,降低能耗排放绝对是人类的头等大事,每降低一点的能耗对于碳排放都是极大的好处。
我也总会说某迪的一些不好,只是反对内卷,对于技术路线,比亚迪是没什么好喷的,当前纯电车一些问题是没法根本解决的,发动机不会退出历史舞台,那插混直驱技术绝对也会是混动技术的最优解。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