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色列军方这波操作,让不少车友看懵了——据《今日以色列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以军已下令全面替换军官用的中国汽车,涉及约700辆,大多是之前配发给有家庭军官的奇瑞瑞虎8 Pro七座车,未来要换成日本三菱欧蓝德。更有意思的是,这事儿还要求保密,怕得罪中国影响经济合作。
先捋捋时间线:早在今年8月,以军就不让中国车进军事基地了,如今直接升级到回收车辆,分两步走——先收机密岗位军官的车,2026年一季度末覆盖全军。给出的理由听着挺唬人:中国智能车的摄像头、麦克风是"窃听器",甚至说汽车是"轮式计算机",会收集敏感信息。
但细究起来全是漏洞。以军自己人都承认"没有迹象表明中国车在收集数据",而且之前给这些车做过"净化处理",早就切断了外部传输功能。更讽刺的是,以色列最核心的基里亚军事基地——国防部、总参谋部都在这儿,还有最高指挥中心"地堡"——里面跑的还是中国名爵电动车,这哪像真怕泄密的样子?

说白了,所谓"安全风险"就是块遮羞布。真正的原因,《今日以色列报》都点破了:跟着美国、英国的节奏走。这俩国家早就在敏感区域禁中国车,以军不过是递投名状。有知情官员直言,就是碍于中美博弈的大背景,要跟美国保持一致。
这种选边站队其实挺拧巴。要知道中国电动车在以色列市场占有率高达82%,是他们2030年绿色转型的关键。而且以色列的重卡清关、充电桩建设都依赖中方技术,真把关系搞僵了,自己产业得受影响。这也是他们敢偷偷禁、不敢明着来的原因——既想讨好美国,又怕中国反制。

对咱们车友和中国车企来说,这事也是个醒酒汤。以前车企出海愁质量、愁适配,现在看来,地缘政治才是更难啃的骨头。但换个角度想,这也侧面证明中国车的技术实力——要是没点智能配置,人家都懒得拿"安全"说事儿。

其实以色列的纠结,其他国家也会有。中国车的性价比摆在那儿,民用市场根基稳得很,就算丢了军方订单,普通消费者该买还是买。而且华为在海外搞数据本地化的路子,车企完全可以借鉴,建本地数据中心、接受当地监管,堵上所谓"安全漏洞"的嘴。
说到底,全球化时代搞这种"有罪推定"的禁令,本身就是逆势而为。以军一边喊着中国车"危险",一边在最敏感基地照用不误,说白了就是政治优先于常识。对中国车企而言,不用太纠结这波操作,做好技术和本地化,市场自会给出答案;而以色列要想清楚,靠牺牲经济利益换政治站队,到底值不值。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