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利润暴跌,电动战略摇摆,中国用户不买账
作者:熙橙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2 02:50:14 阅读量:0

保时捷今年赚的钱很少,前三季度利润从40亿欧元降到4000万欧元,几乎掉了九成,第三季度最差,直接亏损近10亿,这个品牌原本是豪华车中最能赚钱的,现在却连成本都难以覆盖,中国市场拖累最大,卖车数量比2021年减少三分之二以上,连续四年下滑,一年不如一年。

问题不在于产品卖不出去,而在于公司自己把方向搞乱了,两年前大众汽车计划在2030年让电动车占到八成以上,但今年突然改变说法,表示要同时发展燃油车、混动车和电动车,连电池也不打算自己研发了,光是调整路线就花了27亿欧元,这些钱全打了水漂,在产品方面,电动车的本地化系统做得不好,车机反应慢,语音识别也经常出错,燃油车这边又没有及时升级智能功能,两边都得不到用户认可,员工也跟着受影响,公司已经裁掉两千名临时工,未来三年还要再裁掉近两千名正式员工,CEO也换了人,新上任的迈克尔·莱特斯以前在保时捷负责过Macan和Cayenne车型,大家都指望他能够再次创造成功。

中国市场已经变了样子,用户现在不再愿意为一个车标付钱,像理想、蔚来这些国产高端电动车,配置做得高,系统运行顺,服务响应快,价格还比保时捷便宜一些,保时捷想通过减少经销商数量、把研发力量集中到上海来挽回局面,但它的反应速度还是跟不上节奏,国内品牌三个月就能上线一个新功能,保时捷还在开会讨论方案,这不是保时捷品牌本身不行,而是市场玩法彻底变了,如今用户追求的是实际体验,不是那个车标。

保时捷利润暴跌,电动战略摇摆,中国用户不买账-1

美国市场的销量表现看起来还算可以,达到六万四千辆,但这个成绩其实是在勉强维持,由于关税的影响,公司的成本增加了三亿欧元,预计全年会损失七亿欧元,因此只能通过涨价来应对,这表明这家公司的盈利模式过于依赖高溢价和政策优惠,而当前全球范围内保护主义抬头,这种策略已经难以持续,公司在美国赚取的利润,实际上大部分都流向了政府。

德国豪华汽车品牌现在都感到压力很大,兰博基尼把电动车上市时间推迟到2029年,宾利更是拖到了2035年,奥迪上半年利润下滑超过四成,奔驰裁掉四千名员工,大众集团打算未来几年在德国削减三万五千多个岗位,整个行业明明知道燃油车赚钱的日子不长了,可是转向电动车的投入实在太大,谁都不敢轻易迈出这一步,局面就像卡在半空中,往前走觉得危险,往后退又没有出路。

有人说可以学习当年保时捷用Boxster打开局面的做法,上世纪九十年代保时捷差点破产,后来靠着推出Boxster这款车,吸引年轻消费者,才重新站稳脚跟,现在保时捷计划停产718 Boxster和Cayman,把全部资源转向新能源车型,但那个时候只要车造得好就有人买,现在光靠好车还不够,必须把软件、服务、用户生态和订阅模式都做好,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必须比用户跑得更快才行。

现在每件事都需要花时间,上海研发中心才刚起步,经销商还在缩减,管理层也刚调整完,电动平台还没完全建好,可竞争对手每隔三个月就推出新东西,保时捷却像在暴雨里边开船边修补,我说保时捷能不能翻盘,其实我也说不准,但看它现在的节奏,有点像等着别人先撞上墙,自己再慢慢绕过去,问题是等不到那堵墙倒下,保时捷可能先沉下去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