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发布Robotaxi,中国自动驾驶要变天,高德也来掺一脚
今天广州科技日上,小鹏公司做出一个重要举动,他们不推家用新车,直接展示一台Robotaxi原型车,这台车基于P7+改造,采用银黑配色,灯带设计得较长,尾翼部分比较突出,摄像头安装得密集,后视镜下方和前轮旁边都有分布,整体看起来不像普通汽车,更像一台能够自主行驶的机器。
何小鹏之前常说物理AI是未来十年的关键,这台车就是何小鹏提到的多个涌现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环,它不仅用来展示,还要在2026年真正上路运营,这不是测试阶段,而是正式投入载客服务,意味着中国车企将首次依靠自家车辆,把无人驾驶出租车做成实际生意。
高德地图也参与到这个领域,有消息说高德地图将与小鹏汽车合作开展运营业务,过去高德地图主要提供导航服务,如今计划转型为司机调度平台,滴滴出行和百度公司早已进入这一领域,高德地图此时加入表明地图服务商不再满足于辅助角色,而是希望争取市场份额。

小鹏汽车挂出“worldwide”海报,没有标注“中国首发”,这背后有实际原因:广州政策宽松,开放道路测试;小鹏已经在欧洲销售汽车,建立了服务网点;加上深圳、上海等地开始试运营,积累了足够经验,小鹏确实在准备向海外市场拓展。

和其他公司相比,小鹏走的路线不同,百度Apollo和滴滴偏爱用激光雷达,小鹏却选择视觉加AI这条更轻便的路子,这样做成本更低,也更容易安装到量产车上,这个思路其实和特斯拉的FSD很像,不过小鹏已经在中国推进Robotaxi服务,而特斯拉至今还没有落地。
有人怀疑小鹏汽车提到的软件体验对标海外,到底是指界面操作流畅,还是能真正处理复杂路况,现在小鹏没有公布算力和安全冗余这些关键指标,大家心里有些疑问,但行业普遍觉得2026年才是检验中国Robotaxi能否成功的关键时间点。

小鹏公司在广州车展前发布这项技术,并非偶然安排,而是配合国家加快自动驾驶法规制定,城市也在建设智能计算中心,小鹏的发布不只是公司自身的行为,更像是整个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个具体体现,技术进步很快,政策也需要同步跟上,否则再先进的车辆也难以真正上路行驶。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