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还在为增程式技术“正名”的理想汽车,今年突然连发两款纯电车型,销量一路飙升;零跑D19带着80度电池、500公里纯电续航杀进市场;宁德时代更是宣布增混电池技术突破——这波操作让不少人直呼看不懂:增程式电动车,真的要凉了吗?
一、增程式“退烧”背后:不是不行,而是不够“狠”

曾几何时,增程式电动车凭借“可油可电”的特性,被视为新能源时代的“折中方案”。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它的短板逐渐暴露:纯电续航短、充电速度慢、亏电油耗高,成了用户吐槽的三大痛点。特别是对比比亚迪DM-i这类插混车型,增程式在亏电状态下的油耗劣势愈发明显,导致部分用户转头选择插混或纯电。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增程式电动车市场份额连续三个月下滑,同比降幅分别达11%、9%和13%。这让不少人误以为增程式已到“巅峰终局”,却忽略了车企们正在悄悄憋大招。
二、零跑D19掀起技术革命:增程式正在“去油化”
零跑D19的到来,彻底打破了增程式的传统逻辑。这款车搭载80.3度大电池,纯电续航突破500公里,几乎达到入门级纯电车水平。更狠的是,它配备800V高压快充,15分钟就能补能30%-80%,配合40L小油箱,日常通勤完全可以当纯电车开,长途出行才用增程器兜底。这种“大电池小油箱”的设计,直接将增程式推向“纯电优先”的新阶段。

业内人士指出,零跑D19的策略本质是“降维打击”:通过电池容量扩张与快充技术迭代,压缩增程器的使用场景。未来,增程式电动车可能以“纯电续航≥500km”为标配,与纯电车形成“500km纯电+增程器”VS“700km纯电”的竞争格局。
三、理想的“双线作战”:增程与纯电不是非此即彼
理想汽车的动作更是耐人寻味。在推出纯电车型i6、i8的同时,其超充网络已悄然铺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理想5C超充站已覆盖全国90%的高速路网,为纯电车型铺路的同时,也为增程式用户提供了更便捷的补能选择。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恰恰说明增程式并非过渡方案,而是与纯电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
理想内部人士透露,全新增程式车型的增强计划已在推进,明年或将带来“颠覆性升级”。这印证了行业共识:增程式技术并未被抛弃,而是在等待技术突破后的全面爆发。
四、宁德时代“助攻”:增程式的“逆袭剧本”已写好
宁德时代的骁遥增混电池技术,为增程式电动车注入了强心剂。这款电池支持4C超充,10分钟补能280公里,纯电续航突破400公里,还能在-40℃极寒环境下稳定工作。更厉害的是,它通过BtoG技术实现电池与电网的双向互动,用户甚至能通过“低谷充电、高峰放电”赚取差价。目前,已有30余款车型计划搭载该电池,包括理想、深蓝等品牌。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预测,到2030年,增程式(含插混)车型将占据国内市场55%的份额,成为绝对主流。这背后,是技术进步带来的质变: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突破46%,驱动电机功率密度提升50%,全固态电池也将于2030年小规模应用。
结语:增程式不是“过渡”,而是新能源的“终极答案”中间态
从“脱裤子放屁”到“真香定律”,增程式电动车的发展历程充满戏剧性。如今,技术突破正在改写游戏规则:大电池、超快充、低油耗,让增程式既能享受纯电驾驶体验,又彻底摆脱里程焦虑。当零跑D19这样的车型开始普及,当5C超充网络覆盖全国,增程式电动车或将迎来“逆袭时刻”,与纯电车形成“双螺旋”竞争格局,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迈向更高阶形态。
或许正如网友所言:“增程式电动车的巅峰,不是终局,而是刚刚开始。”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