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款极氪001成本拆解,还有多少降价空间?何时降价?理财级导购
作者:熙橙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4 23:27:06 阅读量:0

26款极氪001的成本有多高,哪个配置值得买?什么时候会降价,还有多少降价空间?依旧是不恰饭,一篇说清楚。

先来看最走量、也最值得多数人好好琢磨的25.98万元的Max版。这个版本给了大家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选择题:是选95度磷酸铁锂神盾电池的四驱版,还是103度三元锂麒麟电池的后驱版。价格一模一样,但路子完全不同。从硬件成本上拆解,95度四驱版的核心成本大头在那套双电机系统上,前感应异步后永磁同步,总功率680kW,成本摊到每辆车上,光是电机这块就比后驱版高出约2.3万元,这还不算相关的四驱电控系统。它带来的好处是3.08秒的破百能力,性能体验直接拉满。但代价是电池换用了吉利自家的磷酸铁锂神盾电池,尽管支持12C超充,但电池包本身成本相较103度的麒麟电池有优势,可整车质量也上去了,对操控灵活性会有细微影响。更关键的是,CLTC续航是710公里。如果你是个对加速有追求、并且常用充电条件比较方便,不介意稍微频繁一点补能的朋友,这个版本能提供越级的性能快乐。而且这是优先考虑磷酸铁锂电池包的唯一选择。

而另一个选择,103度后驱版,则走了另一个极端。它把成本更多倾斜到了电池上。宁德时代的三元锂麒麟电池,能量密度和低温性能理论上更有优势。但它只配备了一个后置永磁同步电机,功率370kW,成本一下子省下来不少。这套动力的零百加速是4.98秒,绝对不算慢,甚至可以说在马路上已经能轻松超越绝大多数车辆了,它的优势在于810公里的CLTC续航,能极大缓解长途出行的里程焦虑。而且因为少了前电机,车头更轻,理论上转向手感会更灵巧一些。这个版本的硬件毛利率其实比四驱版还要略高一点,说明极氪在这个版本上追求的是走量规模效应。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家庭用户,如果对飙车崩零百没有极致需求,而是更看重日常使用的经济性、续航实在性,那么103度后驱版是更理性、更过日子的选择。它的后段加速能力其实不弱,城市通勤、高速巡航完全够用。对比竞品,比如同样主打运动但更侧重生态互联的小米SU7,001 Max版在基础配置的豪华感和标配的全面性上是有优势的;而对比理想i6那种纯粹的家用舒适取向,001又提供了更好的驾驶质感。

26款极氪001成本拆解,还有多少降价空间?何时降价?理财级导购-1

接下来是28.98万元的Ultra版。这个版本的价格一下子跳涨了3万元。核心升级就两项:一是增加了带魔毯功能的双腔空气悬挂系统,二是把95度电池换回了103度电池同时保持四驱。空气悬挂这套东西带来的体验提升是实实在在的,底盘可以升降,应对烂路的能力更强;舒适模式下车身比较稳,过滤颠簸更彻底;运动模式下又能提供更强的支撑,抑制侧倾。电池换回103度三元锂,续航回升到762公里,解决了四驱版续航相对较短的痛点。成本账算下来,这3万元的价差,基本上被空悬、更大的电池以及相关的税费变化给吃掉了。这个版本适合预算充足,对行驶品质有要求的用户,空气悬挂带来的那种高级感和从容感是普通悬挂难以比拟的。其次是那些用车环境比较复杂,偶尔会遇到非铺装路面,或者对通过性有要求的人。再者就是既贪恋四驱的稳定性和强悍加速,又对续航有刚需的消费者。但要注意,空气悬挂虽然是提升舒适和操控的利器,但其后期的潜在维护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这也是高端配置带来的隐性代价。对比小鹏P7等竞品,001 Ultra版在机械素质的堆料上更狠,但智驾的口碑和体验能否追上老牌选手,还需要实际体验来判断。

最后是顶配的31.98万元的Ultra+版。价格再上台阶,增加了3万元。这3万块钱换来的是一堆锦上添花的配置:Brembo六活塞卡钳、22寸锻造轮毂、智能感应自动门套装、浩瀚星空顶、向日葵旋转中控屏、电子防眩目外后视镜以及碳纤维外后视镜壳体等。这个版本的意义在于“满配”,追求极致的仪式感、视觉冲击力和个性化。比如电动门带来的上下车仪式感,星空顶营造的车内氛围,都是情绪价值。但理性来看,22英寸的轮毂虽然帅气,但会伴随胎噪增大、能耗增加、轮胎更换成本高昂以及更易鼓包的风险。对于日常驾驶而言,21英寸轮毂在舒适性和经济性上其实是更均衡的选择。智能感应自动门在展示时很酷,但在一些狭窄车位或者需要快速上下车的场景下,可能反而会觉得不够直接。所以,Ultra+版只推荐给不完全追求极致性价比,而是愿意为这些独特的、能彰显个性和高级感的配置支付溢价的消费者。它更像是一个品牌的技术和奢华宣言,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中低配的性价比无疑更高。

所以,对于大多数家庭用户而言,限时置换后25.98万元的103度后驱Max版,是一个均衡的选择。续航长配置满,动力够用,用车成本相对经济。

26款极氪001成本拆解,还有多少降价空间?何时降价?理财级导购-2

对于追求性能且充电便利的玩家,25.98万元的95度四驱Max版提供了同级顶尖的加速体验,代价是续航和一定的灵活性。

对于预算充足,对行驶质感和通过性有更高要求,且需要长续航四驱的用户,28.98万元的103度四驱Ultra版是一步到位的选择,空悬的加持确实能带来质变。

至于31.98万元的Ultra+版,请务必审视那些顶级配置是否真是你的刚需,否则省下的3万元干点别的会更香。

26款极氪001成本拆解,还有多少降价空间?何时降价?理财级导购-3

接下来对极氪001的降价空间与时间点进行推演。需要明确的是,汽车定价是动态博弈的结果,任何预测都需随市场实时调整,仅供大家参考。

首先,从极氪科技集团2025年上半年的财报来看,几个关键指标揭示了其成本结构的优化趋势。首先,在物料成本方面,焕新001全面采用的自研神盾电池/麒麟电池,随着极氪与领克品牌合并后采购规模的急剧扩大,规模效应开始显现。电池作为成本大头,其电芯价格受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平稳影响,本身存在年降空间,而自研体系减少了外部供应商的利润环节,预计在未来6-9个月内,单车电池包成本有5%-8%的优化潜力。同时,900伏高压平台中的碳化硅电控等核心部件,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也将带来持续的成本下降。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款成熟车型,其平台及大部分硬件的研发投入已被前期销量有效摊薄,这是一个固有的成本优势。其次,在费用摊销上,极氪与领克研发体系的整合协同效应正在释放,预计能使研发费用降低10-20%,营销、管理、服务等运营费用也有类似比例的优化空间。这些节约的费用将直接摊薄到每辆车上。目前,为应对旺盛订单,工厂已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高产能利用率是摊薄固定成本的最佳时期。综合测算,仅从供应链降本、生产优化和管理提效来看,到2026年第二季度,焕新001的单车成本具备1.5万至2万元人民币的潜在下降空间。财务健康度方面,极氪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经营利润转正,释放出积极信号。但纵观上半年,其整体毛利率仍处于爬坡阶段,追求可持续盈利已成为集团的核心战略目标。这意味着,尽管存在成本下降空间,但管理层不会轻易牺牲来之不易的毛利改善成果,降价决策将极为谨慎,必须与市场份额目标进行权衡。

其次,外部市场与竞争环境的压力是触发降价行为的直接动因。

2025年10月上市后官方声称的锁单量迅速破万是一个强劲的开局,表明当前定价得到了市场初步认可,这种热度会支撑其价格在短期内保持坚挺。然而,真正的考验在于首批核心用户订单被消化后的持续获客能力,也就是大约上市后3到4个月。届时,如果订单增长曲线出现平台期或回落,竞争压力将骤然增大。其核心竞品,如特斯拉Model Y、小米SU7、理想i6、智己ls6等,无一不在虎视眈眈。特斯拉凭借其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全球定价策略,随时可能发起价格战;而小米、智己等品牌为抢夺份额,也已展现出强烈的进攻性。整个25到35万纯电市场的竞争已呈白热化,任何一方的价格松动都会产生连锁反应。然而,当前最紧迫、最具决定性的外部变量是政策环境的变化:2026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从全额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这将直接导致消费者购车成本上升约1.5万元。目前,绝大多数主流品牌已宣布为2025年底前锁单的用户兜底购置税差额。极氪大概率会跟进此政策,但这笔费用将直接侵蚀其利润。如果极氪选择独立承担这部分成本而不转嫁,那么这本身就相当于一次幅度约1.5万元的隐性降价促销,其目的是为了在2025年底前冲击最后一波订单,并平滑过渡到2026年。但如果它期望通过2026年的官降来间接弥补这部分政策缺口,那么时机和幅度就需要精打细算。

最后,公司战略与产品生命周期是定价的最终导向。

极氪品牌正处于重塑升级的关键期,向上开拓高端市场,如极氪9X,是明确方向。这意味着,作为品牌基石和销量担当的001,其定价策略必须兼顾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在当前实现经营利润转正的良好势头下,公司战略天平会更倾向于保利润,而非以价换量的激进扩张。因此,粗暴的、有损品牌价值的直接官降并非首选。更符合其战略的打法是增配不加价,或推出定位更精准的衍生车型来变相调整市场定位。从产品生命周期看,2025年10月的焕新上市意味着001正处于生命周期的起点,短期内不会有换代压力,这为其价格稳定提供了时间窗口。

综合以上所有因素,小橘子对极氪001的未来价格走势做出如下具体预测:

第一阶段,2025年11月-12月是价格坚挺期,以兜底政策冲量。在这两个月内,官方直接下调指导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市场的核心焦点是购置税政策退坡前的抢购潮。极氪必然会跟进兜底政策,这实质上是针对2025年下单用户的限时优惠。企业会全力引导潜在客户在年底前锁单,此时的目标是最大化清空现有订单池,并为2026年的生产计划做准备。价格体系将保持稳定,促销手段将集中在金融贴息、保险补贴或选装权益上。

第二阶段,2026年第一季度是观察窗口期,变相优惠试探市场。进入2026年,购置税退坡的直接影响开始显现,市场需求会经历一个回调。极氪将密切监测1、2月份的订单新增情况。如果订单量不及预期,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例如特斯拉发起新一轮降价,那么第一个价格调整窗口期将在2026年3月到4月打开。然而,调整形式更可能是“变相降价”而非“直接官降”。具体手段包括:增加标配项目,即实现“增配不加价”。 加大终端促销力度,针对走量车型给予更多的选装基金或现金优惠。一次幅度在5000元左右的直接官降也有可能,但概率低于变相手段。

第三阶段,2026年第二季度及以后是实质性调整期,官降或改款预备。如果上半年市场压力持续,且内部成本优化达到预期目标,比如摊薄成本下降约1.5万元,那么为了冲击半年销量目标,在2026年6月左右进行一次更具实质性的官方价格调整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这次调整的幅度可能会更贴近其成本下降空间,预计在1万至1.5万元左右,主要针对最走量的Max版本。至于顶配的Ultra和Ultra+版,为维护品牌形象,其价格将保持最大程度的稳定,优惠可能更多体现在选装包上。如果市场表现尚可,公司也可能将更大的价格动作保留给2026年第三季度的年度小改款,通过改款车型的“加量不加价”来重新提升竞争力,这将是更优的选择。

所以,极氪001具备因成本优化和竞争压力带来的约1.5万至2万元的潜在降价空间,但出于品牌战略和盈利考量,其降价策略将呈现阶梯式、间接性的特征。直接的、大幅的官降并非首选。预计在2026年春节后,市场将首先看到通过新增车型或提升配置进行的“变相降价”,而一次幅度在1万元至1.5万元左右的官方指导价下调,更有可能在2026年第二季度末至第三季度初,作为冲击半年报或为年度改款预备的清库手段出现。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若不急于购车,耐心等待至2026年第二季度,有望获得更优的购买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