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车,车窗升降用的都是一个按钮,咔嚓一下按下去,玻璃自己就下去了,再抬一下开关,玻璃自己就上来了。这手上压根就没摇这个动作,为什么很多老司机,包括修理厂的维修师傅,都会说把玻璃摇下来。这个其实就是科技进步了,但语言习惯已经形成,不好改了,反正大家也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也没必要强制改。
年轻的司机估计都不知道,在二三十年前,汽车刚兴起的时候,街上跑的还是方头方脑的桑塔纳、神龙富康、老夏利。这些常见的车,都是用的手摇车窗,那时候没有电动的。
车门里藏着一套齿轮机构,外面伸出一个手柄,像个摇把一样,想开窗就得手腕发力顺时针摇上几圈,关窗就反着摇,这不就是有摇的动作了吗。有的车不太好使,有时候齿轮卡壳,摇起来还比较费劲,得用力摇才能上去,确实有点麻烦。
不过在当时,技术就发展到那个程度,都是一样的。有个车开,就相当牛了,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充满了机械的质感,也充满了体力劳动的感觉。

所以,摇玻璃这个词,是那个时代给司机们刻在脑子里了。这个动作太具体、太形象了。在十几年前,送我一个朋友去学车,我看到一些教练车,也还是手摇玻璃,教练都是吼着,把玻璃摇下来。

后来,直到现在,车越来越高级,电动车窗普及了,便宜的车也都用电动车窗了,才不需要摇了。但您想啊,一个已经叫顺嘴了、所有人都明白是啥意思的词,有啥必要改呢?也不好改了,随口就说出摇玻璃这个词了。
与这个类似得还有踩油门,现在我们踩的油门踏板,别管电子的还是拉线的,到了发动机那里,控制的都是节气门。节气门就是控制进气量多少的,踏板踩得深,进气量就多,踩得浅,进气量就少。就可以理解为,踩油门,其实是踩节气门。那怎么不叫踩气门,非要叫踩油门。
这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加历史遗留问题。早年间的汽车跟现在不一样,用的是化油器供油方式,工作原理是利用伯努利原理。油门连接着化油器中的节流阀,当踩下油门时,节流阀打开,气流通道增加,进气量增多。进气道内的负压增大,这样就会把更多汽油从化油器的喷管中吸出。松开油门时,节流阀下降,气流通道变窄,进气量变小,吸出的汽油也相应减少。可以简单理解,那时候踩的油门,可以看作是控制出油量的,所以叫踩油门就没毛病。

而且还有个更实际的原因,油门这俩字更直白,一听就懂。你跟家里长辈说踩油门,他们立马知道是让车跑快点。但你要是说踩气门,他们就会懵,气门是啥?踩它干啥?从化油器时代到现在,油门这俩字叫了几十年,不管是老司机还是新手,一提到踩那个控制动力的踏板,第一反应就是踩油门。要是突然改成 踩气门,别说咱们普通车主听着别扭,就连驾校教练教车的时候都得绕半天。油门也象征着动力,比如我们给某个人鼓励的时候,也都会说加油,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油门这个词简单好记,还能直观体现它的作用,踩下去车就有劲儿。跟油能提供动力的常识挂钩,不绕弯,大家更容易理解。要说踩气门,增加进气量,不懂的人谁能知道是加油的意思呢?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