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狐阿尔法 S5 作为一款起售价低至 12.78万的纯电中型车,其销量表现低迷(2025 年 9 月销量 2526 台)的原因可从以下多维度深入解析:
产品力短板与市场需求错位
核心性能优势未精准匹配用户痛点尽管阿尔法 S5 拥有 0.1925Cd 的低风阻、708km 超长续航(708MAX 版)及 800V 超充技术(30%-80% 仅需 8.9 分钟),但其目标用户画像模糊。例如,年轻消费者更看重智能驾驶体验,而阿尔法 S5 的 α-Pilot 相比深蓝 L07 标配的华为乾崑 ADS SE 智驾系统,在高速领航、城区泊车等场景竞争力不足。此外,其运动化底盘调校(前麦弗逊 + 后多连杆悬架)带来的路感清晰体验,可能与家庭用户偏好的舒适取向相悖。
配置梯度与用户需求脱节入门版 560PRO(12.78 万)缺失 AR-HUD、无线充电、座椅按摩等实用功能,而中高配车型(如 668MAX 神行版 15.78 万)虽补足这些配置,但价格已接近比亚迪海豹 EV(14.58 万起)。更关键的是,800V 超充平台仅在中高配车型搭载,入门版仍采用 400V 平台,快充速度落后竞品。这种 “高配高价” 策略导致用户难以感知技术普惠价值。

空间实用性存在结构性缺陷溜背造型虽提升风阻系数,但牺牲了后排头部空间(身高 185cm 以上乘客明显局促),且后备箱容积仅 430L。

市场竞争与定价策略失焦
竞品围剿与产品力稀释在 15 万级纯电市场,阿尔法 S5 面临多重竞争压力:
性价比较高的车型:比亚迪秦L凭借刀片电池、成熟的三电系统及庞大的用户基数,持续占据销量前列。

智能化先锋:深蓝 L07(14.59 万起)标配华为智驾、AR-HUD 及零重力座椅,科技体验更胜一筹。
性能黑马:零跑 C10(14.28 万起)搭载激光雷达 + 800V 平台,兼顾智驾与补能效率。
阿尔法 S5 的 “均衡” 定位反而导致其在续航、智能、性能等细分维度均无绝对优势,陷入 “样样有,样样不精” 的困境。
定价策略未能建立价值锚点尽管阿尔法 S5 终端优惠后起售价低至 11.18 万,但其入门版配置表现一般,而中高配车型(15 万以上)又与深蓝 L07、海豹 EV 等直接竞争。相比之下,比亚迪海豹 EV 通过 “油电同价” 策略(14.58 万起),将纯电车型价格锚定在传统燃油车区间,更易获得用户认可。
用户体验与口碑管理痛点
车机系统短板拖累体验阿尔法 S5 搭载的高通 8155 芯片虽理论性能强劲,但实际体验存在偶尔卡顿、应用生态封闭等问题。
写在最后:
精准定位与产品迭代
聚焦性能与安全:强化 “超低风阻”“宁德时代电池” 等技术标签,推出 “性能版” 车型(如限量版 630ULTRA 神行版),吸引追求驾驶乐趣的用户。
智能化升级:引入华为 ADS 2.0 系统,开放城市领航辅助功能,提升产品竞争力。
技术普惠策略:将 800V 超充、AR-HUD 等配置下放至中低配车型,打破 “高配专属” 惯例。
事件营销破圈:联合媒体举办 “续航挑战赛”“极寒测试直播” 等活动,强化产品可靠性认知。
跨界合作引流:与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推广,推出 “智能座舱 + 超充生态” 套装,提升产品附加值。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