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增程车销量都好,是因为纯电续航长比插混更适合家用吗?
“订单排到明年!”——理想 L7、问界 M7、零跑 C11,这些增程车 2025 年仍在刷新交付纪录。很多人把功劳归于“纯电续航 300 km”,仿佛只要把电池堆大,就能自动收割家庭用户。真相是:增程卖得好,核心并非“续航比插混长”,而是它用“减法哲学”精准踩中了“懒人经济学”——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用户。
---
一、先澄清:纯电续航≠增程独有优势

2025 款主流增程确实把电池卷到 40 kWh 左右,CLTC 纯电 300 km 已成标配;但同价位插混也悄悄摸到 200 km 门槛:
- 比亚迪宋 L DM-i:26.6 kWh / 160 km
- 吉利银河 L7:18.7 kWh / 115 km
- 东风风神 L8:30.3 kWh / 185 km
差距虽有,可“日常通勤一周一充”两者都能做到。因此“续航更长”只是增程的充分条件,而非决胜原因。
---
二、增程的隐藏卖点:把“选择困难症”一键删除
插混有“纯电、串联、并联、直驱”四种模式,车速、油门、电量三维变量决定发动机是否介入;用户得先搞懂 EV、HEV、SOC 才能不踩坑。
增程只剩一条逻辑:电池有电→电机驱动;电量低→增程器发电。
用车主的话说:“油门踩多少都是电车的脚感,不用管发动机想什么。”
模式越少,决策越轻,这对“怕麻烦”的家庭用户是致命吸引。
---
三、体验溢价:增程器=“隐藏备胎”,一年用两次也值
麦肯锡 2024 调研显示,22% 潜在买家因“补能焦虑”放弃纯电 。增程把“油箱”做成 6L 小油壶,却给了用户 1000 km 综合续航——
- 城市 300 km 纯电:每公里 8 分钱,比地铁还便宜;
- 长假 700 km 油电:不用排队等快充,油站 5 分钟搞定。
即便 90% 时间用不到油,“有备胎”的心理价值>实际使用价值,这是纯电车给不了的“安心杠杆”。
---
四、高速油耗短板真实存在,但“家庭场景”感知弱
实测 120 km/h 巡航:
- 理想 L7 增程:7.8 L/100 km
- 宋 PLUS DM-i 插混:5.2 L/100 km
差距明显,可家庭用户年均高速里程占比<15%,多出的 2-3L 油钱一年不过 400 元,“市区省下的电费就能补回来” 。
更关键:增程器启动时,车内副驾正在追剧、后排娃睡着,NVH 差 2 dB 被“彩电冰箱”掩盖;而插混发动机直驱的换挡顿挫,反而容易被家人感知。
---
五、维修焦虑:结构简单=“省心滤镜”
插混既要变速箱、又要离合器、还要混动控制单元;增程只有发电机+驱动电机,运动件数量少 30%,理论上故障点更少 。
对“不懂车也不爱修车”的家庭用户,“简单=耐用”的认知就是购买理由。
---
六、谁不适合增程?——高速占比>30%的人
如果你:
- 每周跨省跑 500 km 以上;
- 家住东北/西北,冬季-20℃ 频繁见底;
- 公司报销油费但不报电费。
插混的直驱效率+低馈电油耗才是真金白银,增程高速 8-9L 的油耗会让你“肉疼” 。
---
七、结论:增程赢的不是技术,是“懒人经济学”
把镜头拉远:
- 技术角度:增程是“串联混动”,能量二次转换,效率天生低于插混;
- 市场角度:它砍掉所有需要用户动脑的选项,把“电驱平顺+油箱备胎”装进一辆车里,让家庭用车第一次实现“零学习成本”。
所以,增程车销量长虹,靠的不是“纯电续航比插混长”,而是——
在“够用”的续航之上,用极简逻辑给了家庭用户最多的情绪价值:省事、安心、不焦虑。
当技术路线与用户痛点错位,落后也能变真香;这就是增程的“懒人经济学”胜利。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