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华为宣布要搞汽车那会儿,网上一片嘲讽声。造手机的跑去造车?这不是闹着玩吗。
说实话,我当时也有点怀疑。毕竟汽车这玩意儿,不是你有钱有技术就能搞定的。传统车企几十年的积累,供应链管理的复杂度,还有那些看不见的坑…想想就头大。

但是。
四年过去了,数据说话比什么都管用。

2024年,鸿蒙智行累计交付44.5万辆。这什么概念?要知道华为2020年才正式下场,从零到44万辆年销量,传统车企哪个敢说自己能做到?连续十个月蝉联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第一名…emmm,这个数据有点意思了。
更狠的是什么?问界M5(图片|配置|询价)的AEB系统,最高刹停时速120km/h。我专门去查了一下,大部分车企的AEB系统刹停时速还停留在60-80km/h这个水平。120km/h!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领先了,这是代际差距。

说到技术参数,华为ADS 2.0智驾系统的表现确实让人刮目相看。自2023年4月以来,问界M5系列主动避免了超过40000次碰撞事故。40000次!这个数字背后是多少家庭的安全?
DriveONE电驱动系统的功率密度也达到了业界领先水平。虽然华为没有公布具体的功率密度数据,但从问界M5 EV的加速表现来看,0-100km/h加速4.5秒,这个成绩在同价位车型中算是相当不错了。
当然了,最让我意外的还是销售数据的爆发式增长。赛力斯这个品牌,说难听点,以前就是个三线品牌。2020年新能源车年销量不到800辆…800辆啊!结果跟华为合作之后,2024年上半年销量超过20万辆,同比增长348.55%。
这种增长速度,在汽车行业简直是奇迹。
但我更关心的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2024年达到1797亿元,占收入的20.8%。近十年累计研发费用超过1.2万亿元。这个投入强度,放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顶级水平。
你想想,苹果公司2023年的研发投入也就290亿美元(约2000亿人民币),华为单年就投入1797亿,这个力度…说不狠是假的。
问界M9成为50万元以上月销量最大车型,这个成绩更是直接打脸了那些质疑华为没有造车基因的人。50万以上的价位,那可是传统豪华品牌的主场,BBA们经营了几十年的地盘。
华为硬是靠技术优势杀进去了。
不过,理性分析的话,华为的成功也不是偶然。智能化这个赛道,确实是华为的强项。鸿蒙系统、5G通信、芯片设计…这些都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把这些技术移植到汽车上,形成的技术壁垒确实不是传统车企短时间内能追上的。
更重要的是,华为采用的智选模式很聪明。不用自己建工厂,不用背负重资产,专心做技术和品牌。这种轻资产模式,让华为能够快速扩张,同时风险可控。
现在看来,当初那些不看好华为造车的人,确实被狠狠打脸了。技术实力+商业模式创新+巨额研发投入,这三个要素结合起来,华为在汽车领域的成功几乎是必然的。
当然,4年时间还不够长,汽车行业的竞争才刚刚开始。但至少到目前为止,华为交出的答卷是合格的。甚至可以说是优秀的。
那些当初嘲笑华为跨界造车的人,现在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判断了。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