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汽车圈的年底汇报秀——广州车展又双叒叕开展了。
不过说实话,咱这些年逛车展次数也不少了,大部分时候都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一圈逛下来,能让人瞳孔地震的瞬间,是真不多。
本以为这次和以前一样,逛展逛不出啥“花头”了。
但是!小编发现,中国长安汽车这次有点不一样…

就什么感觉呢?
当一家拥有百年底蕴的车企,以“央企”的身份全力冲刺时,它释放的能量,可能远超大家的想象。
一、“天枢智能”赋能全新Q05,把安全回家写进万家灯火
来到长安的展台,在C位的是刚刚揭晓价格权益的全新纯电小型SUV——长安启源Q05。
说它颜值不低、空间越级、配置丰富吧,你肯定会想,这不是自主品牌的基本操作么。
但这台车更大的看点在于:10万级的车居然这么快就搭载了天枢智能座舱和天枢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注意小编的用词哦:一个是“10万级”,一个是“这么快”。
“天枢智能”是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后,发布的首个智能化技术品牌,也有人叫它全名:“新长安·新安全——天枢智能”。
如果说传统汽车安全是在打造一副坚固的“物理铠甲”,那么“天枢智能”则是为汽车注入了一个“眼明、脑灵、腿快”的智能助手。
天枢智能驾驶辅助采用端到端技术,实时识别风险场景,像老司机一样提前预判风险、规避风险。尤其是这次的天枢智能驾驶辅助激光版,让你在遭遇“别车”“匝道”“黑夜”时,也能从容应对。
当隔壁车有贴过来的意图,系统立马识别,默默减速,保持安全车距,稳得像有驾校教练在旁边悄悄踩了刹车。
更离谱的是,它还能通过神经网络模型,预判前车是否要连续变道下匝道,然后提前减速避让。
上下高速路匝道成功率98%。是不是可以和错过高速路口说“拜拜”了,不用再嘴硬说:“我只是想多看一段路的风景。”
夜间行车,最怕“看不见”的危险。天枢智能激光版,给车装上了“透视眼”,200米外的障碍物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平稳减速,从容应对。
总结一句话便是:被别车,车比你更稳;遇匝道,车比你更精准;黑夜中,车比你更眼尖。
其实吧,如今各大车企的智能化方案都是在围绕智能座舱、驾驶辅助和智能底盘做文章:让座舱更懂人,让智驾更像人,让底盘更聪明主动。
但长安的“天枢智能”,不仅有这些基本操作,还把更多的技能点都点在了安全上,主打一个“极致安全的智能出行体验”。
毫不夸张地说,“天枢智能”的发布,终于让长安有了站稳自主品牌智能化第一梯队的底气,这背后是中国长安汽车扎实的技术储备和深厚的技术底蕴。
二、中国长安汽车向前,百日动作频频重塑格局
有句老话说得好,罗马非一日建成。自然,长安的变化也非一日之功。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116天前: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长安汽车”)正式挂牌,成为我国第三家汽车类央企。
这家汽车央企相当于是把原兵装集团的汽车业务和原长安汽车的汽车业务进行了合并重组,而长安汽车仍作为核心整车子公司存在。
这么一来,中国长安汽车受国资委直管,管理权属上移,被赋予了更高的战略等级。
据官方数据,中国长安汽车资产总额3087亿,14.5万员工,143家子公司,手握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三大王牌。
以这样的体量,中国长安汽车拉开了“打造世界一流汽车集团”的远征序幕:
8月27日,泰国曼谷——举办首届全球服务技能大赛,吸引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0多人参赛,中国品牌首次将“服务出海”写入全球汽车史;
9月5日,重庆——第五届科技生态大会,发布“天枢智能”技术品牌,定义智能化“新安全”;
9月8日,德国慕尼黑——登陆IAA车展,让欧洲看见中国智能电动的实力;
这一连串动作,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中国长安汽车已经从一家传统的汽车制造企业,蜕变为一家整合全球资源、聚焦智能低碳未来的科技公司。
其实从销量的增长上更能看到长安的冲劲。
上个月,总销量27.8万辆,同比增长11%。其中,新能源销量11.9万辆,同比增长36%,再创新高;海外销量5.8万辆,同比增长25%。
具体到各品牌,也是可圈可点,亮点纷呈:
阿维塔10月销量13,506辆,连续8个月销量破万,成功站稳高端市场。
深蓝汽车10月全球销量36,792辆,深蓝S05单月突破2万辆,成为紧凑型纯电SUV的销量冠军。
长安启源10月销量3.7万辆,连续3个月突破3万大关。
还有一个关键数据:2025年1-10月,新能源销量86.87万辆,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这是不是也意味着,长安的转型已经进入了“新能源与海外市场双轮驱动” 的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收获期。
三、爆发非偶然,“三大计划”火力全开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长安汽车凭什么能在一年内完成“品牌重构+技术爆发+销量起飞”?
支撑这种爆发增长的,是长安布局多年的“香格里拉”、“北斗天枢”、“海纳百川”三大计划。
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早在2017年便提出了,累计千亿投资、万人研发。成果便是如今的阿维塔(新豪华)、深蓝(年轻科技)、长安启源(国民智能)三大新能源品牌矩阵,覆盖8万到70万的价格带,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1.0阶段于2018年启动,今年迈入了2.0阶段。可以说,“北斗天枢”计划为长安构建起了坚实的技术底座,近五年研发投入610亿,布局2万+专利,建全球测试中心,推进AI大模型,量产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也已提上日程。
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则是长安于2023年4月上海车展上提出的最新战略,其目标不单单是出口几辆车,而是本地化运营、体系化出海。布局的势头相当迅猛,全球20个规划工厂,已建成9个,泰国罗勇新能源基地投产,英国、德国、挪威商品车发运……目前已进入103个国家,拥有超过14000个渠道网点。
这一切,都指向同一个目标:2030年,500万辆销量,新能源超60%,海外超30%…
写在最后:中国长安汽车,才刚刚开始
四个月前,当“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在重庆挂牌时,很多人还在观望:这家“新央企”到底能掀起多大风浪?
四个月后的今天,在广州车展现场,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磅礴的“势能——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正在展现出一种可怕的综合实力:顶级的战略资源、深厚的技术积淀、清晰的品牌矩阵、凶猛的全球化攻势…
它的天花板,可能才刚刚被打开。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