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车行业被一则重磅消息搅得“天翻地覆”——日本汽车巨头日产汽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困境,巨额亏损与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行业内引发了强烈震动。
当地时间11月6日,日产汽车公布了2025财年半年报(4月至9月),这份报告犹如一记重锤,砸碎了市场对日产的期待。数据显示,公司净亏损高达2219.21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03亿元。要知道,去年同期日产还盈利192.23亿日元,这一巨大的落差,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曾经的盈利神话,如今已化为泡影,日产陷入了深深的财务危机之中。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日产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断臂求生的措施。首先,公司决定以970亿日元(约合4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位于神奈川县横滨市的全球总公司大楼。出售之后,日产还会以租借的形式继续使用该建筑,这一举措堪称经营重建的重要一环。
在人员调整方面,日产的裁员计划可谓“一波三折”。早在2024年11月,日产就提出了裁员9000人和减产20%的计划。然而,经营状况并未因此好转,今年5月,公司不得不再次宣布,在日本国内外追加裁员超过1万人。综合来看,日产汽车整体将削减约15%的员工,规模达到2万人。此外,到2027财年,日产还计划把全球工厂数从17家缩减到10家,产能降至250万辆(必要时可提升50万辆),同时明确提出节省5000亿日元总成本的目标。

日产为何会陷入如此困境?原因可谓错综复杂。当地媒体指出,美国特朗普政府的高关税政策,给日产汽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致其在多国的销售持续低迷。从工厂运转率来看,情况也不容乐观。据英国全球数据公司统计,2024年日产在美国的工厂运转率为57.7%,在中国的工厂运转率为45.3%,在日本的工厂运转率为56.7%,均远低于汽车行业普遍认为的盈亏平衡点80%,产能闲置每天都在吞噬着大量资金。
在全球市场上,日产的销量也遭遇了“滑铁卢”。2024年其全球销量仅330万辆,较2017年的577万辆暴跌超40%,且连续六年下滑。此外,前社长内田诚也因公司业绩不振,再加上与本田的合并谈判破裂,于3月底辞职,这无疑让日产的处境雪上加霜。
日产此次的大裁员和巨额亏损,不仅让两万名员工面临失业风险,也给整个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即便是曾经的汽车巨头,如果不能及时适应变化,寻找新的发展路径,也可能陷入困境。日产未来能否重整旗鼓,走出这片阴霾,让我们拭目以待。但无论如何,这一事件都值得所有汽车企业深思,如何在危机中寻找转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