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最近接了个大单子——把沈阳原先上汽通用的一个旧工厂给盘下来了,说是要改造成新能源车基地。这可不是小动作,听说要投钱让它变成智能化的4.0工厂,今年年底就能出第一台新车。不止沈阳,武汉的莲花工厂也被吉利相中,计划2026年改造完投入使用。现在吉利全国已经有16个生产基地,加上租借改造的车间和海外工厂,年产能要超过500万辆,看起来是要跟比亚迪争第一。
吉利为什么这么拼?因为他们新出的车卖得太火了。银河、领克、极氪这些品牌的新车型订单多到发愁,比如银河M9光是欠的订单就有2万辆,每个月还能再接2万多单。但奇怪的是,吉利现在实际造车能力还没用满,手上还剩150多万辆的产能空着。照理说明年就算销量到400万辆,现有基地也够用啊。
原来吉利不是真的缺车,而是要调整布局。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像沈阳以前靠着华晨、通用活着,现在这些厂子不行了,地方上急需新企业撑经济。吉利看准这点,低价接手旧厂,既能省下建新厂的钱,又能就近给东北市场供货。北方冬天太冷,传统电动车续航差,吉利的混动车在这里更有优势,说不定能抢比亚迪的蛋糕。
不过老工厂改新能源不是闹着玩的。沈阳那边的活儿都是政府出钱先改,吉利后来才进来,合作模式有点微妙。工人得重新培训,毕竟以前造燃油车现在要造电动车,技术不一样,招的人全是懂新能源产线的。而且吉利现在订单爆满,但很多车实际产能没跟上,比如极氪9X订了要等半年,万一后面竞争对手降价或者市场变天,这些产能是不是真能用上还不好说。

全国的汽车产线现在都过剩,李书福之前说过全球产能都用不满,但吉利还是在扩建。他们说这是为了匹配市场增长,可要是以后卖不动,这些工厂会不会变成累赘?之前通用的沈阳厂年产50万辆,后来产能利用率只有两成,最后只能关张,现在吉利进来,能不能走出不同结局呢?
另外,吉利现在主要的基地都在浙江,往外辐射不够。东北、西北这些地方新能源车买的人少,但潜力大,尤其是东北连新能源渗透率都不到20%,吉利想趁便宜把工厂建在这,说不定能卡住位置。不过那边零部件配套没南方全,万一修车保养麻烦,用户会不会又觉得还是选比亚迪方便?

现在吉利已经提前完成今年100万辆的销量目标,11款车里7款卖得都很好。但是问题也冒出来了,像星愿、银河A7这些车型也是订单多产量跟不上,几乎全系缺货。如果产能扩得太快,会不会像当年某些车企一样,建完厂发现造不出好车,最后赔钱卖掉?
沈阳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政府想救地方经济,吉利想扩市场,老工厂换个东家继续转。但汽车行业变幻太快,现在谁都说不准五年后谁还能站在前面。吉利一边忙着接盘,一边还得担心新厂建好后能不能真赚钱,这场仗要怎么打下去,只能等时间给出答案。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