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还有人相信贾跃亭?
作者:熙橙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5 05:03:16 阅读量:0

迪拜的夜空下,法拉第未来(FF)旗下FX品牌的首款车型完成了全球首秀。官方宣称,这款定位“头等舱人工智能MPV”的FX Super One,在上市48小时内就获得了超过200份B2B付费订单。足球巨星伊涅斯塔的站台,更为这场发布会增添了星光。

然而,聚光灯下的创始人贾跃亭,其名字始终与一段充满争议的过往紧密相连。对于熟悉中国商业圈的人们而言,“贾跃亭”这个名字所激发的第一反应,更多是复杂的唏嘘与深刻的不信任。

他是那个曾经打造了创业板市值之王“乐视网”的野心家,也是那个让“为梦想窒息”最终变成让投资者“窒息”的逃亡者;他是那个屡次承诺“下周回国”却始终滞留美国的“下周回国哥”,也是那个旗下首款车型FF 91(图片)屡次跳票,最终在艰难量产后仅交付了寥寥数十辆的造车人。

为什么还有人相信贾跃亭?-1

如今,当他在中东重启炉灶,高调讲述新故事时,一个核心问题随之浮出水面:在经历了如此彻底的信用崩塌后,为何依然有人选择相信贾跃亭?这个故事,既关乎一个争议人物的顽强挣扎,也关乎商业世界中梦想、骗局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博弈。

为什么还有人相信贾跃亭?-2

01

贾跃亭与FF的生存之战

为什么还有人相信贾跃亭?-3

要理解贾跃亭今日的举动,必须回顾他赴美后,法拉第未来所经历的那段漫长而艰难的求生之路。

这家公司的发展轨迹,远比其发布会幻灯片所呈现的更为曲折和惊心动魄。贾跃亭本人曾公开承认,公司在去年三四月份一度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资金链濒临断裂,股价跌入谷底,退市的警钟长鸣。

正是在这段最为黑暗的时期,贾跃亭将目光和话语投向了广大的散户投资者。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动情地表示,是这些散户的支持,成为了FF在危难时刻的救命稻草。这种将个人与公司命运与普通投资者捆绑在一起的叙事,成功地维系住了一部分核心支持者的情感与资金。

然而,外部的危机仅仅是一部分,FF内部的控制权争夺同样激烈到近乎惨烈。贾跃亭这位创始人,并非一直稳坐钓鱼台。他曾一度在董事会斗争中失势,被削去实权,几乎要从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中出局。但这并非故事的终点。

随后,他通过组建合伙人公司等一系列复杂的资本与权术运作,成功罢免了原来的董事会,上演了一出王者归来的戏码,重新将FF的控制权牢牢握在手中。这段内部拨乱反正的经历,被他塑造为又一次不屈不挠、对抗不公的个人英雄主义故事。

在夺回控制权并勉强获得喘息之机后,FF的首要任务便是证明自己的产品并非空中楼阁。其首款车型FF 91的量产与交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马拉松。尽管终于实现了交付,但截至2025年10月,其交付量也仅为18台2.0版本。这个数字对于一家志在颠覆汽车行业的公司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

或许是认识到在美国市场短期内难以打开局面,贾跃亭将战略重心转向了中东。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操作:通过收购上市公司QLGN实现桥梁战略、在资本层面进行布局,最终,将FX这款新车的全球首发地,选在了财富云集的迪拜。这标志着FF,或者说贾跃亭,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寄托其翻身希望的中东篇章。

02

乐视的遗产:从千亿帝国到“老赖”标签

无论贾跃亭在当下讲述着多么动人的新故事,乐视帝国的崩塌始终是他无法抹去的原罪,也是公众对他普遍抱持不信任的根源所在。

时间回溯到十年前,贾跃亭与他一手创立的乐视网,曾是A股市场上最耀眼的明星。通过提出“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所谓“生态化反”模式,乐视网迅速从一家视频网站,扩张至电视、电影、手机、体育、金融等七大板块,市值一度飙升至惊人的1500多亿元,成为创业板无可争议的市值第一股。

贾跃亭以其极具感染力的口才和宏大的叙事,描绘着一幅未来的壮丽图景,吸引了无数顶级资本、商界巨子和明星艺人投身于这场“造梦”之旅。

这其中,融创中国的孙宏斌以白衣骑士的姿态,向乐视注资150亿元,试图力挽狂澜;恒大集团的许家印也曾以8.6亿美元入股FF,成为最大股东。此外,包括张艺谋、郭敬明、黄晓明、孙红雷在内的十余位明星股东,也纷纷被卷入这场资本盛宴之中。

然而,虚幻的泡沫终有破裂之时。当生态化反的光环褪去,人们惊觉乐视的资金链早已千疮百孔。与众多投资者——从商业大佬到明星,再到17家金融机构和26万普通股民——血本无归形成惨烈对比的是,贾跃亭及其家族通过复杂的股权运作,据估算总共从乐视网套现了超过200亿元人民币。这让他被市场冠以“宇宙最牛韭菜收割机”的称号。

随着乐视体系的彻底崩塌,贾跃亭于2017年远走美国,将国内的巨额债务与烂摊子留给了接盘者与债权人。自此,下周回国成了一个流传甚广、充满讽刺意味的梗。

尽管他后来在美国通过个人破产重组程序,将所持FF股权转入债权人信托,声称将用FF未来的收益来偿还债务,但这并未能从根本上修复其已然破产的个人信用。

乐视的遗产,对于贾跃亭而言,是一笔沉重的负资产,它意味着欺骗、掏空、逃亡与不负责任。这也使得他今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不得不先经历这片巨大阴影的审视与质疑。

03

争议与挑战从未停止

贾跃亭的中东新故事,并非在真空中上演,而是伴随着新一轮的争议与挑战,这些因素让许多旁观者继续保持警惕。

首当其冲的,便是关于FX Super One这款车本身的原创”疑云。新车发布后,迅速有业内观察者和媒体指出,其外观与内饰与国内长城汽车旗下的魏牌高山车型有着高度的相似性,甚至被广泛质疑为是长城车型的套壳改装版本。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FF官方网站初期发布的宣传文案中,部分参数描述竟直接照搬了长城汽车的官方资料,闹出了不小的乌龙。这一事件,无疑给FX新车的高科技与原创标签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面对质疑,FF全球总裁王佳伟首次回应称,FX Super One是与中国产业合作伙伴合作开发的,不存在抄袭。

网传这个中国合作伙伴是长城汽车,不过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回应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由中间商完成的,使用的是魏牌高山的散件组装。

除了产品本身的质疑,FF在宣传手法上也再次陷入风波。在新车发布后,贾跃亭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宣传视频,意图展示车辆前盖屏幕的动态显示效果。然而,网友很快发现,视频中屏幕显示的动画效果并非实拍,而是粗糙的后期P图合成,甚至出现了图像“穿模”等低级失误。

再者,尽管FX Super One宣称在48小时内获得了200+的B2B付费预订单,这一数据的含金量依然需要冷静看待。首先,这些订单明确为B2B性质,意味着它们来自于企业客户、经销商或战略合作伙伴,而非最终的消费个体。

这些订单的稳定性、最终转化为实际生产的数量,以及是否能形成可持续的终端销售,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在乐视时代惯用的“PPT造车”和“订单注水”的质疑声中,贾跃亭需要提供更多透明、可验证的证据,才能让市场真正相信这一次的“亮眼成绩”并非又一个泡沫。

04

人们为何依然选择相信?

在如此众多的负面信息和显而易见的风险之下,贾跃亭依然能够找到支持者,甚至让部分中东资本愿意为其买单。

首要的一点,是贾跃亭本人极其擅长塑造并讲述一个英雄归来的悲情叙事。他不断地在公开场合强调自己“永不放弃”“为梦想窒息”的孤胆英雄形象。

他在演讲中数次哽咽,强调自己与散户股民并肩作战,并承诺要带领那些依然信任他的人“一起翻身”。这种充满情感张力的故事,能够有效地激发一部分人的同情心与共鸣,使他们忽略冰冷的现实数据,而选择相信一个关于坚持与救赎的励志故事。

其次,贾跃亭及其团队在市场策略的选择上,展现出其精明的一面。此次推出的FX品牌,直接定位在高端豪华MPV这一相对细分且利润丰厚的市场,并且首选落地在购买力强劲、热衷于顶级奢侈品、对新兴科技品牌接受度较高的中东市场。

这一策略,巧妙地避开了与特斯拉、比亚迪等巨头在主流电动车市场的正面厮杀,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看似更具可行性的生存缝隙。同时,邀请伊涅斯塔这样的国际顶级体育明星站台,不仅瞬间提升了品牌的全球曝光度,也为其可信度进行了某种程度的信用背书,尽管这种背书更多是商业代言性质。

第三,切实的利益捆绑与承诺,是打动部分支持者的关键。贾跃亭公开承认“是散户拯救了FF”,并直接喊话,承诺要在未来一两年内让长期支持他的股民翻身。

第四,这种直接的利益承诺,对于那些已经深度套牢、近乎绝望的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让他们宁愿选择继续相信,以期挽回损失。

第五,此外,贾跃亭与公司部分高管宣布自掏腰包购买公司股票(例如一次性购买610万美元),尽管这笔资金对于汽车制造业而言只是九牛一毛,但作为一种姿态,它旨在向市场传递管理层与公司同舟共济的信心。

最后,不可忽视的是,总有一部分投资者怀有对奇迹的投机与侥幸心理。对于他们而言,FF的股票或许已经是一笔近乎归零的资产,任何一点正面的消息,都可能引发股价的剧烈波动,带来短线操作的机会。他们赌的,正是那个万一成功的微小概率。一旦贾跃亭真的能够创造奇迹,将车大规模造出来并卖出去,那么早期的投入将可能获得难以想象的超额回报。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投机心态,驱动着一部分资金愿意留在牌桌上,参与这场惊心动魄的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