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北京越野在北京国家网球中心·钻石球场举行“BJ40增程用户之夜暨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BJ40增程元境智行版。新车的加入,使BJ40增程产品线形成标准版、进阶版和元境智行版三种布局,覆盖更加细分的硬派SUV市场需求。
相比常规的车型发布,本次发布会更像是北京越野向行业传递的一次“技术方向宣示”:硬派SUV开始进入增程技术和智能化深度融合的阶段。
一、硬派SUV“增程化”的逻辑正在变得清晰

在传统认知里,硬派SUV往往与高油耗、机械结构复杂、专业门槛高等特点绑定。中国越野市场过去十多年一直呈现“小众玩家化”的特点。
BJ40增程推出以来持续强调的一点,是利用增程技术的特性降低越野驾驶门槛,让更大范围的用户能体验越野车的价值。
BJ40增程元境智行版的技术方向很明确:
在保留机械越野能力的基础上,用电驱优势提升可控性与易用性。
这包括:
•电驱的低速细腻控制能力
•更好的扭矩响应
•更可控的动力输出
•城市通勤时减少油耗负担
由此可以看到,北京越野并不是把增程视为节能技术,而是把它当作“让越野更容易”的技术工具。
二、智能化成为硬派SUV的新分水岭
此次发布会的另一个重点,是 BJ40 增程元境智行版着重强化的智能化属性。车辆采用纯视觉为主的感知方案,搭配 26 组传感器和地平线芯片,构成“感知—决策—执行”的智能驾驶链路。实际应用包括高快NOA、自动上下匝道、智能超车、贴边辅助、泊车辅助、记忆泊车、防误踩等功能。
在硬派SUV中率先提供高阶辅助驾驶能力,本身是一种明确信号:
越野车不能再只是“有机械魅力的车”,它必须兼顾日常通勤的智能化体验。
随着越野SUV用户年轻化、城市化趋势增强,硬派车型正在从“周末玩具”向“全场景交通工具”演变。智能驾驶能力决定了它是否能被更多用户接受。
三、安全从“结构安全”拓展至“电池与整车协同安全”
硬派车型的安全需求比一般SUV更复杂,它不仅要面对城市道路,还需要应对非铺装路面、坡道、颠簸、冲击等场景。
北京越野在本次发布会中重点介绍了 BJ40 增程的结构安全思路,包括:
•车身内嵌式金属防滚架
•针对电池系统的三重防护结构
•电池包缓冲区设计
•电池与底盘之间的柔性连接方式
这些配置强调的是“结构完整性”和“极端工况下的防护能力”,体现出在新能源越野车型上重新定义安全标准的方向。
在新能源时代,安全不再是传统的碰撞结构问题,而是“能否在复杂路况下保护电池与乘员”的系统工程。
四、硬派SUV的“生活场景”正在被重新定义
本次活动中,除了产品发布之外,北京越野还展示了更多“用户文化”与“越野生活方式”的内容,如车主故事展示、滑雪主题版车型亮相等。
这说明硬派SUV正在从“产品功能竞争”转向“文化和场景竞争”。越野车的价值不只是脱困能力,更是它能承载用户生活方式的能力。这种文化化、场景化的产品思路,正在成为自主越野品牌的重要差异点。
五、影响:硬派SUV市场正在开启新一轮路线竞争
硬派SUV市场过去被认为是稳定的小众赛道,但随着新能源化和智能化加速,市场规则正在被重写。BJ40增程元境智行版的发布所代表的不只是产品迭代,而是三个趋势:
1.硬派SUV新能源化将成为行业共识
纯燃油硬派SUV在未来的技术更新空间有限,而通过增程、电驱提升可控性、舒适性和能效,已经成为更现实的方向。
2.智能化将成为硬派SUV的核心差异化特征
过去越野比机械性能,现在越野比智能辅助能力。
3.越野不再等于极限,开始向大众场景扩展
城市与户外双场景成为主流用户的新需求。北京越野作为国内最早做越野车的品牌之一,显然希望在这一轮技术路线转换中抢占先机。
结语
BJ40增程元境智行版的出现,让人看到硬派SUV正在经历一场深层次的变化:从传统越野车,走向新能源化、智能化、日常化的综合产品。它不再只是“能翻山的车”,而是一种更贴近当下用户生活方式的交通工具。这种变化背后,是整个中国越野车市场正在走向“技术+场景并重的新阶段”。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